出生在大山深处的我,对洋芋有着非常浓厚的情感,大山里贫瘠的土地,每年却能让洋芋果实累累,就像生活在那里的人一样,尽管生活环境艰苦朴素,但总是不能磨灭他们对生活厚实的希望。
洋芋,在给我的感觉的就是百吃不厌,顿顿不离,总觉得怎么吃都香,怎么吃都可口,当然在老家的生活中,它确实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,很大程度绝对着很多人的生计问题,完全可以与馒头面头试比高。
阳春三四月份,空中阳光朗照,冰雪已经悄悄消融,山野慢慢透来了泥土的气息。春天,一个承载庄稼人希望的季节,一个播种幸福的季节,轻轻而来,似乎不忍心惊醒辛劳了一年的人们的恬静梦睡一样,是那么的轻,那么的静。尽管如此,沉睡的人们也能感受到春天温暖的气息,人们脱去肥厚的棉衣,换上单薄的汗衫,抖擞着精神,早早来到庄稼地里,要通过勤劳的双手,把心中美好的希望,播种到一块块地里,寄托在脚下的厚土,以待秋天的收获。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深深懂得这一点儿的农人,丝毫不敢慢怠,许多男女老少,赶着牲口,抬着犁铧,拉着粪肥种籽,说说笑笑地来到地里,开始耕种。此时的山野格外的热闹,人们的说笑声,吆喝声,飞鸟的鸣叫声,牛马的吼叫声,在晴朗的天空下,在希望广袤的原野上,四处回荡,使沉睡的大地,苏醒过来,承载起孕育种子,吐绿开花,结出硕果的重任。
小麦日益变绿,埋进土里的玉米、洋芋、红麻种子,开始吸收养分,慢慢变软,悄悄发芽。
母亲坐在阳光下的木凳上,手拿薄薄锋利的刀子,按三角形方向,对准陷下的一只只芽眼,轻轻切进去,慢慢剜出来,随手放在一边,就成了要栽的洋芋种子。余下没了芽眼的空壳,像绽放的一朵朵白花,洗净之后煮在锅里,撒上些辣椒面、食盐之类的调料,熟后吃起来,香喷喷的,那个美味绝对是儿时最美的佳肴。
堆在墙角的种子,许是被大风吹刮,太阳暴晒,茬口悄悄变黑了,蔫蔫的,干瘪下去。若还不到下种的时候,或没备好足够的肥料,就得拿来厚厚的麻袋,穿旧的棉袄,一层层苫起来,严严实实覆盖住,以防水分跑掉,这就是保护种子的土办法。
贫瘠的土地上,却沉淀着最朴实的善良,记得小时候人们生活还十分困难,困难的人家里,养不起牲口,只有条件稍好点儿的,才能凑出攒下的零钱,勉强买来一只毛驴,或一头骡子什么的,在家养着。到春播时,就赶出圈门,拉上种子肥料,来到地里,今天你家的,明天我家的,相互帮种,才可忙过来,顺利种上,不误农时,那个季节村里的名人就是经常帮助别人干活的人,他总是精神头最好,看着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
后来,随着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播种常识的推广,人们也渐渐的脱离原始的播种方式,栽种洋芋时,大多不赶牛马,不使犁铧,而用一把把铁锨活着铁锄,就能种上了。身强力壮的男子,在前面握着铁锨,使劲儿插进地里,挖出鸡窝大的土坑,跟着的小孩,从竹篮拿出一颗种子,准确投进坑里,最后的妻子铲来粪肥,一锨锨放进去,埋住种子。
栽种洋芋,需注意的一点儿是,要掌握好土坑的深浅。种子萌发后,嫩芽尽快挣脱束缚,早早透出地面,展开阔大的叶子,一个劲儿地生长。栽得深了,厚土闷住嫩芽,长不出来,渐渐腐烂了。栽得浅了,遇上干旱年间,太阳烧烤大地,光热透入地下,种子被烤焦了,成了干瘪的硬块,难以成活。
洋芋种完了,在田埂远远望去,原先光光的地块,经一番栽种,铁锨翻来倒去,变得疙疙瘩瘩,高高低低的,很不平整。刚刚栽过的,地还黑黑的,很是潮湿。早先种上的,已过了一段时辰,风吹日晒的,慢慢变干了。翻起的虚土中,透着好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小缝隙,若果阳光长期照晒,大风吹刮,就会影响种子发芽。所以种完之后,还得拿来一米来长,一尺多宽的,柳条编成的耱子,耱平地块。
有牲口的耱地,只需卸下犁铧,换上耱子,人站上去,抓住长长的引绳,挥动牛皮鞭子,甩出清脆的哨声,一圈一圈赶着,不久就耱完了。没牲口的,得让小孩坐在耱子中间,自己牵着耱绳,弓着腰身,来来回回转圈。耱过的地,土疙瘩被压破了,变瓷实了,平平整整的,土壤得到了保养,水分不会蒸发,种子很快发芽。
村上七八十岁的老人,曾在一块块庄稼地里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面朝黄土背朝天,摸爬滚打了一生。他们熟悉农事,经验丰富,是庄稼的行家里手,什么样的粮食都已种过,什么样的荒年也经历过,什么样的苦乐事儿,悲喜事儿,都真切的感受过。到终老时,脸上刻满深深的皱纹,手上长满厚厚的硬茧,佝偻着瘦瘦的腰身,拄一支榆木拐杖,到田间地头转悠,散心,察看庄稼的长势,感触天气的变化,预测年底的收成。对于洋芋,一致的看法是,栽在较为干旱的地里,成活好,长得快,结的大。
地块墒情的优劣,雨水的多少,温度的高低,可决定庄稼的好坏,收成的多少。会测天象,能识天气的,依照冬雪下的薄厚,气候冷暖,推断出来年是赤日炎炎,还是雨水绵绵,是旱象极为严重,还是涝灾频繁发生,依此选择该种什么,不该种什么,秋粮多种些,还是夏粮少种些。栽洋芋上,旱年多栽于川地,反之多种在山上。
炎夏时节,人们高绾裤脚,戴着草帽,手持铁锨,在洋芋秧苗周围的泥土,经过一番追肥培土,被挖得高高低低,坑坑洼洼,水流进去时,就鼓咚咚、鼓咚咚地响着,全被吸了进去,渗到疏松的干土中,浇灌着干涸的土地。
最幸福的季节就是秋收的洋芋的时候,白白亮亮的土豆,挖出扔得满地都是,一堆一堆的,要一颗颗捡起来装进麻袋,驾着骡马驮到家里。运来之后,挑出个大、光鲜、没被虫子啃过的,装进背篓,倒进窖里,均匀拨散开,储存起来等待时机卖个好价钱。
每到此时,粉条加工厂的老板,长途贩运的商户,饲料加工点的员工,开着农用拖拉机,拉着磅秤,来到熙攘的集市,乡村公路边,农人的田间地头,跟主人讨价还加,大量收购,人们不辞辛劳,不提及付出和汗水,赚着卖完洋芋的钱,或者孝敬老人,或者接济生活,或者供孩子上学,活着改善困境,他们的幸福就像岁月的年轮一样,不断的环绕这些善良的人们,每一年、每一季、每一个春天就是他们一个希望的开始与轮回。
洋芋的名称,决定了其命运,要在贫瘠的土壤中孕育,在简陋土窖里储藏,扎根于泥土,默默无闻的,养活一代代农家人,圆了一个个年轻人的梦。
评论